《诗歌是回神身边的路——十目一行赏禅诗》
禅诗自然是淡诗。一眼扫去过平淡无奇,仿佛一件古旧质朴的瓷器,沉默内敛。
年少轻狂时不懂得欣赏淡诗,常为文字所魅惑。现在读诗的时候,已经可以逐渐越过文字。渐渐地,不再沉迷于香艳侬丽的花间词句、情感泛滥的春愁秋怨;而越来越欣赏清新自然的诗,所谓“淡极始知花更艳”。
最好的诗,后面都有诗人的灵魂在;而且这些灵魂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。诗歌其实就是灵魂的一些私语,所以先有境界,后有诗歌。在那些诗里,诗人的心灵是裸着的。读诗就仿佛与他们谈心,闲谈他们对宇宙人生的体悟,欣赏他们独一无二的性灵。
王维号称“诗佛”。读他的诗歌,就仿佛跟他一起打禅。不需要蒲团,只需要一颗很安静的心。先是十目一行地读,然后彻底忘掉文字,无住无着,物我两忘。
比如这句“雨中山果落,灯下草虫鸣”。看似稀松平淡的十个字,其实非常凝练而具有画面感,点出了季节(秋天)、时间(晚上)、地点(山间小屋里面)、气候 (雨,可能还刮点小风)、事物(山果落、草虫鸣)、人物(灯下之王维)。这幅画面并不静默,而是有声音有气息的:雨声中山果扑簌簌地落下,昏黄的灯光里草虫唧唧唧地鸣叫。这一刻,灯下的人儿听着风雨声、山果落与草虫鸣,会是怎样的心情?王维没有明写;妙也妙在他没有明写,所以留了空间让我们自己去体悟。如果说“山果落”是蕴含着死亡的气息,那么“草虫鸣”则显示自然之生机。世间万物本是如此,此生彼死,循环往复;因此诗中人之心上,大概也是无悲无喜,只有清澈澄明。
再如这句“木末芙蓉花,山中发红萼,涧户寂无人,纷纷开且落。” 这首诗同样也是淡到极点,只是白描芙蓉花的开和落。甚至没有任何“落红不是无情物”、“零落成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”之类的评论。它仿佛摄影中的聚焦,把 纷杂尘世一切的背景都虚化掉了,只突显出一株红色的芙蓉在晚春的山中一边盛开、一边凋零。又仿佛google的界面,除去了网络世界里所有的喧嚣,只留下 简简单单的一个搜索器,和“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”。一朵花,便是一个世界;静默观看着这世间的轮回,开于尘世,归于尘世,有生有灭、或者不生不灭,已经足够圆融自然。
隔着千年的时空,王维的诗歌,让我的心跟他一样安静、喜悦而清澈。
浦江 (2009/12/2以Sparty笔名发表于MITBBS未名空间站)